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时间:2016-08-17 12:03来源:未知 作者:y930712 点击:
   
   次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
  
  
   
    
     |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因此,在变电所的规划设计时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应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  
 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 < 10A,以架空线路为主,尤其是农村10kV配电网。此类型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率占60%~70%,希望瞬间接地故障不动作于跳闸。  
 其特点为: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 < 10A,故障点电弧可以自熄,熄弧后故障点绝缘自行恢复;  
 ·单相接地不破坏系统对称性,可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保证供电连续性;  
 ·通讯干扰小;  
 ·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工频电压升高 31/2UC,此系统中电气设备绝缘要求按线电压的设计;  
 ·当IC > 10A时,接地点电弧难以自熄,可能产生过电压等级相当高的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且持续时间较长,危及网内绝缘薄弱设备,继而引发两相接地故障,引起停电事故;  
 ·系统内谐振过电压引起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熔断,烧毁TV,甚至烧坏主设备的事故时有发生。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 > 10A,瞬间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多的架空线路为 主的配电网。  
 其特点为:  
 ·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点流过的电网容性电流,使故障电流<10A,电弧自熄,熄弧后故障点绝缘自行恢复;  
 ·减少系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概率;  
 ·系统可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  
 ·降低了接地工频电流(即残流)和地电位升高,减少了跨步电压和接地电位差,减少了对低压设备的反击以及对信息系统的干扰。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