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频器的v/f曲线 
一.电源频率改变对电动机的影响 
 电动机的转速n=60f/p*(1-s)。 
 式中:f---电源频率; 
 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 
 s---转差率。 
 要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方法有: 
 a.改变磁极对数p,但只能做到有级调速。 
 b.改变电源频率f,也就是采用变频器调速,可做到无级调速。 
 电动机的转子是依靠电磁感应而得到能量的,把能量从定子绕组传递给转子的是主磁通фm, 
而主磁通фm在电路中通过反电动势e1来体现,在额定频率时,定子绕组的反电动势e1的大小是和 
电源频率f1与磁通фm的乘积成正比,即e1≈u1≈ke1f1фm。如果电源电压u1不变,磁通фm与f1成 
反比,电源频率f1改变,会导致磁通фm的减小或增大,而产生弱励磁或过励磁现象,弱励磁将引 
起转矩不足;而过励磁会引起磁饱和,铁耗急剧增加使电机发热、效率和功率因数都下降。因此在 
调速时如何保持磁通фm不变,就成为变频器调速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基本保持磁通фm不变的方法 
 在变频调速过程中,要使磁通фm基本保持不变,就必须使u1/f1≈const,也就是说在改变频率 
f1的同时,还需改变定子电压u1。保持фm≈const的手段,就是保持电压调节比ku等于频率调节比 
kf,即ku=kf。 
 式中:ku=ux/un 
 kf=fx/fn 
 式中:ux---与fx对应的电压(v); 
 un---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fx---运行频率,即调节后的频率(hz); 
 fn---电动机的额定频率(hz)。 
 为改善使用变频器后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最广泛使用的就是v/f控制方法。即通过控制变频器 
输出部分的ku/kf值,使电动机的转矩得到提升,以满足负载的要求。 
三.基本u/f曲线 
 针对ku=kf下降时фm下降的情况,采用适当提高调压比ku,而使ku>kf来保持фm≈const。最 
终使电动机的临界转矩得到补偿,这就是所谓的转矩补偿(又称为转矩提升),这是通过提高u/f比 
来得到的。 
 使ku=kf时的u/f线称为基本u/f曲线,它表明了没有补偿时的电压ux和频率fx之间的关系,它 
是进行v/f控制的基准线。 
 在u/f曲线设定中: 
 a.基本频率fb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相对应(50hz对应380v),通常基本频率fb应按电动机的额定 
频率来设定。 
 b.最高频率fmax和最大的外给定信号xmax相对应。 
 可看出u/f曲线是设定变频器和电动机正常工作的依据。 
四.实际的变频器u/f曲线 
 各型变频器都提供了多种u/f曲线(实际就是一些子程序),由用户根据负载情况来选择及进行 
设定。常用的u/f曲线可分为: 
 a. 单u/f曲线,用于恒转矩及平方律负载,其设定原则是,以最低工作频率时能带动负载为前
      
      (责任编辑:admin)  |